简介:诸葛亮的形象因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和神话而名声大噪,甚至日本友人还专门为诸葛亮题字。关于孔明老师的传说有很多,但实际上大部分都不是真的。真正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他有什么品质?
1. 早年生活状况
诸葛亮早年是个孤儿。他顺应古老的潮流,选择了农耕生活。这也为后来亲自率领军队远征拓展疆土埋下了伏笔。诸葛亮出山前一直在隆中耕作,经常自称管中垒。大多数人都对他不满意。只有单福大师等人相信他的才华,这说明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名气。
(图1:南阳诸葛亮故居——古隆中)
诸葛亮在历史上的首次亮相是在著名的“三上草堂”中。当时刘备的军师是徐庶,但由于徐庶的母亲被曹操俘虏,刘备无奈投奔曹营。临行前,他向刘备推荐了卧龙老师。诸葛亮就这样登场了。其实,从诸葛亮出来的时候,蜀汉的失败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当时的《水经》老师司马徽说,现在还不是时候。诸葛亮出来的时候,曹操刚刚打败袁绍,在北方建立政权。他还有荀彧、贾诩、巨受,蜀汉很难与田丰、程昱等谋士抗衡。
(图2:新三国刘备三上草堂剧照)
二、诸葛亮出山后的功绩
诸葛亮在草堂里与刘备商量情况。北方的曹操实力太强大,无法独自抗衡。东方的孙权有长江天险,刘备可以攻取西川,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同时,刘备也非常强大。认可。诸葛亮出山后,曹操于同年南下伐楚。诸葛亮建议刘备趁机攻占荆州,刘备不忍。诸葛亮刚从山里出来,平时他以为自己就是关中垒。说白了,他整天很高调,知识渊博,却没有说服别人的做法。他只是碰巧遇到了一位欣赏他的领主。他迫不及待地想现身,但刘备是一个很担心的人。他常常为别人着想,做事犹豫不决,从而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从整体来看,诸葛亮只是想让刘备封荆州君。能否拿下荆州,取决于刘备能否迅速攻下襄阳。而且刘备当时住在宛城,身边有很多将领。就算他做不到的话,你也可以选择撤退到江陵。江陵城防坚固,坚不可摧。可惜的是,刘备的性格做事非常犹豫不决,过于担心而无法行动。
(图3、荆州襄阳位置图)
诸葛亮渡江东之前,鲁肃就已经与孙权达成协议,共同对抗曹操。因此,诸葛亮虽然冒险前往江东劝说东吴,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东吴集团主要服从周瑜、鲁肃等人。他的作用只是阐述一下曹军的情况,因为不久前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在博望坡发生了一场战斗。我认为诸葛亮有能力清楚地了解情况并猜测人们的想法。他向孙权讲述了当时形势的危机。东吴要么抵抗曹操,要么投降曹操投降。然后他将田横和刘备进行了比较。分析两人的身份和背景,得出刘备集团必须坚守自己的土地,从而导致孙刘结盟,形势乐观。这有点像孟子,用例子,迂回地将对方引入自己的论点中,说服对方,然后孙权也很高兴。
虽然诸葛亮详细说明了曹军的情况,但在开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军队仍然是“降曹”。经过鲁肃、周瑜的再次分析,孙权才有了对抗曹军的信心。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诸葛亮的话的效果并不明显,正式的赤壁之战也是由周瑜代表的。再加上关键人物黄盖投曹的计划,更是让赤壁熊熊烈火燃烧起来。
(图4:旧版三国演义中黄盖假装投降曹操的图)
(图5:旧版三国演义中的周晋公)
对于赤壁之战的战斗描述,罗贯中和陈寿都没有为诸葛亮下太多笔墨。战后记载,刘备任命刘启为荆州刺史后,又提拔诸葛亮为零陵、贵阳、长沙刺史。三郡调整赋税,以强军。三国的历史真正开始于赤壁之战之后。赤壁之战之前,诸葛亮的贡献就是澄清了蜀吴的现状。他最大的特点是广阔的政治视野和外交技巧。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为刘备集团指明了道路,但他在战斗中并没有太多功绩。
(图6:周瑜指挥赤壁之战动画图)
小说中,诸葛亮的第一战就是烧毁博王坡。其实,这是刘备的功劳。而且,博王坡之战发生时,诸葛亮正在南阳耕田,时机不对。
(图7:博望坡之战纪念碑)
三、蜀汉末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刘备一行入川后,诸葛亮主要负责内政,管理三县。关羽掌管军事。直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才正式成为核心力量。这里要提到的一个知识点是,宰相开府是为了管理事务。当他开府时,他就拥有独立于皇权之外任用官员的权力。当时益州已被攻陷,古代国家和现代国家含义不同,所以当时益州相当于一国。所以诸葛亮作为益州丞相,是益州的最高官员,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诸葛亮是最有权势的人,是蜀汉王朝的真正领导者。这期间他集权,部下自然听从他的命令,北上作战。
(图8:诸葛亮五次北伐展示)
然而,以前的魏国只知道刘备,而几乎不了解诸葛亮。诸葛亮的北伐作风一向稳重,宰相做事也十分讲究,这给了魏国很大的缓冲空间。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魏延的《子午谷计》。
宰相本人非常爱才,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很受欢迎,马谡也好学。南征时,他提出先攻城、先攻心的建议,这正是诸葛亮所希望的。所以,就算再有担心,他还是派马谡去镇守街亭。其实他根本不相信马谡的实际能力,否则他也不会派王平当幕僚。只是宰相太过爱才,才做出这样的举动,彻底扭转了北伐的局势。
宰相北伐时用错了人,失去了街亭。遂与曹真相争,无食而归。又击败郭淮,再次出岐山,杀了张郃。他在五丈原最后一次与司马懿对决,最终筋疲力尽而死。客观地说,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并不辉煌。他基本上耗尽了蜀汉的力量,最终中途离开。最终他无力回天,传授了姜维一生的技艺。这是一段血与泪的历史。
(图9:今日五丈原景色)
4. 关于诸葛亮的其他事实
大家都知道,历史书上对于人的外貌的描述是非常少的。如果一个人的相貌实在不突出,可能只有几句话,甚至根本不提。例如,《三国志》中对曹操的描述只有8个字,而正史中对诸葛亮的描述则有20多个字。这是什么概念?古代名帅潘安在史书上有二十七字的记载,可以用来说明诸葛亮的相貌相当不凡,动画版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塑造更是非常成功和接近。
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月英,大家都知道,但是她的真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据说是黄月英。诸葛亮之所以能有“隆中对”,就是因为黄月英的关系。诸葛亮发现岳父与家人的关系很复杂。刘表不仅是诸葛亮叔叔的好朋友,而且还是他妻子的叔叔,这使得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蔡瑁,曾在荆州军服役,是诸葛亮妻子的叔叔。因此,诸葛亮能够获得很多重要的情报。
黄月英在历史书上的长相也是众所周知的比较丑的。要知道古今男人都喜欢美女,而诸葛亮只是听朋友简单介绍了一下,介绍中还提到了她的长相。她相貌丑陋,但才华与诸葛亮相匹配,所以诸葛亮毫无顾虑地选择了她。古代哪个男人不曾想过三妻四妾?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与常人不同。古代的人一般都很早就结婚了。公元207年,诸葛亮才26岁,也就是他成家立业才一年。他可以果断选择为了自己的理想——施展一生所学,帮助明朝,平定中原,他的妻子也很理解他,选择支持他的事业。
结论
诸葛亮的一生有两个转折点。一次是隆中来辅佐刘玄德,一次是白帝城托付刘禅。前者负责内外事务,后者则用于北伐军事事业。他并不像小说里那样神话,也没有做过那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在政治上的政绩都是光明正大的,诚信永远是他的标签。他诚实、忠诚、有抱负、有抱负、脚踏实地。他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如今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五丈原的诸葛亮祠,生动地展现了老老师诸葛亮的品格。精简的建筑和寺内的器物,真切地让人感受到什么叫“献身于死”。诸葛亮的光辉永远是一个朴实、廉洁、勤俭持家、励精图治、先忧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庆幸的好宰相。
参考
《三国志· 诸葛亮传》
标签:
用户评论
智觉卧龙老师果然名不虚传,分析得非常到位,让人对老师的品格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对智觉卧龙老师有了全新的认识,确实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客观全面分析得真好,感觉智觉卧龙老师不仅品质高尚,品格也十分突出。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真是让人敬佩,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分析得很透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智觉卧龙老师不仅仅是品质优秀,品格更是令人称赞,这样的老师真是难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对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分析得很有深度,让我对这位老师有了更深的敬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智觉卧龙老师的品格真是让人佩服,这篇文章分析得很全面,让我对老师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客观全面分析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这篇文章让我对这位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真是让人感叹,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让我对老师有了全新的看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对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分析得非常到位,让我对这个老师有了更深的敬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智觉卧龙老师的品格真是令人敬佩,这篇文章的分析让我对老师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客观全面分析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让人对老师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确实让人敬佩,这篇文章分析得非常到位,值得一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智觉卧龙老师是个非常有品质的人,这篇文章的分析让我对老师的品格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客观全面分析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让我对这位老师有了全新的评价。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对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分析得非常全面,让我对老师有了更深的敬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智觉卧龙老师的品格真是让人赞叹,这篇文章的分析让我对这个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客观全面分析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值得一读。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智觉卧龙老师的品质与品格真是让人佩服,这篇文章的分析让我对这个老师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