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重要的传统经典,也是科举考试的必修内容。
“四本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从010-3000独立的) ;
“五经”分别是:《礼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2.儒家十三经
“十三经”是南宋时期最终确立的儒家十三部经典。他们是:
《春秋左传》,《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 333 60《易经》-, 30000、《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
3、天干地支
“干支”用于天文历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他十二生肖则用来搭配相应的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天干地支结合后,可以用来记录年、月、日、时。它的周期是60年,也就是“一段时间”。
4. 数百个思想流派
“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种学术流派的总称。其中流传最广的有儒家(孔孟)、道家(老庄)、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阴阳学派(阴阳学派)。邹衍),名家(公孙龙),杂家(吕不韦),农民(徐行),小说家,政治家(鬼谷子),军事家(孙子),医学家。
5. 八卦
发现于《尔雅》,每个卦代表一种自然物质,即:干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代表泽。
6. 三皇五帝
“三皇”、“五皇”是传说中的古代皇帝。比较流行的版本是:
“三皇”:袍羲(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七、三项基本原则和五项不变原则
“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学的重要道德标准。
“三纲”:君为臣,父为子,夫为妻;
“五常”:仁、义、礼、智、信。
8. 五伦八德
“五伦”是儒家所倡导的五种最基本的关系及相关道德规范,即:父子、兄弟、夫妻、君臣、朋友(其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因为这是做人的开始,要求是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妻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义。值得信赖;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9.家谱
家谱,又称家谱,是记录一个家庭的世系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画书。其内容包括姓氏由来、家族迁徙、世袭目录、宗规礼仪、人物传记、艺术文学、风俗习惯等。清代历史学家张学诚在其《孝经》中说:
有世界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人的历史。传记记录是一个人的历史;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官志、县志,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王朝的全面记录就是世界的历史。
家谱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
10. 六艺
《六艺》有两个版本。
一、六经:《孟子》、《周易》、《文史通义》、《诗》、《书》、《礼》;
其次,古代儒家推崇的有六术:礼、乐、射、车、书、数。
十一、五礼
中国古代的礼仪有五种:吉礼、凶礼、军礼、宾客礼、尊贵礼。
12. 姓氏
先秦时期,姓氏和姓氏是严格区分的。
姓氏起源于母系社会。中国最早的姓氏大多在其旁边都有一个“女”字,如姬、姜、英等。姓氏起源较早,是氏族的象征,形成后比较稳定;
姓氏出现在姓氏之后,是按照父系标记血缘关系的结果。例如,黄帝有轩辕、姬姓,姓在姓之前,说明母系社会已经让位于父系社会;
一般来说,姓氏代表血缘关系,规定同姓的人不能通婚,而姓氏主要区分贵贱。地位高者有姓,地位高者有姓。先秦时,男子不称氏,女子不称姓。
十三、五贵族
古代五种爵位:公、侯、叔、子、男。
十四、谥号
谥号是古人对已故皇帝、妃嫔、王子、将军、大臣等地位高的人评价其一生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后所给予的封号。始于西周。
此外,谥号中还有一种私人谥号,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学者去世后,由弟子、亲属等人制定的。例如,陶渊明的谥号是“敬介老师”。
15. 四大经典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易》、《春秋》、《乐》、《三国演义》。
四大经典
十六、四个季节
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17.七大古都
古都是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通常也是其经济文化中心。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十八、九州
“九州”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水浒传》年,大约是中国古代七个行政区域的划分,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雍州。
古代九州
十九、五山
中国五大名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标签:
用户评论
看了这篇文章,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觉20条常识真的挺全面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20条常识太实用了,以后和历史相关的讲座或活动,我都要带上笔记本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总觉得历史很枯燥,现在才发现原来历史文化这么有趣,20条常识让我爱上了历史。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第8条,真是长知识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20条常识里的每一条都让我印象深刻,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又丰富了一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让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系统的了解,20条常识一定要收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20条常识里,我最喜欢第15条,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让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20条常识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自己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得太少了,20条常识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20条常识里的每一条都是精华,感觉这篇文章应该成为历史文化入门必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20条常识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有了方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20条常识简直太重要了,特别是对于刚接触历史的人来说,简直是一部小百科。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中国历史文化有这么多的常识,20条常识让我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自豪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20条常识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20条常识里的有些内容我以前真的不知道,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20条常识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自己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得太少了,20条常识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20条常识里的每一条都让我印象深刻,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又丰富了一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觉20条常识真的挺全面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20条常识太实用了,以后和历史相关的讲座或活动,我都要带上笔记本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