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消防部门指出,当天下午3时06分,大同大学综合大学传来火警警报。大火从这栋两层楼的一楼喷出。消防部门出动了至少19辆消防车、2辆救护车和58名人员。他们立即赶赴救援,铺设水管灭火,并尽快疏散楼内学生。截至下午3时30分,无人被困,消防人员继续全力救援并扑灭大火。

目前已知火灾起因于校园内的一间实验教室。火灾烧毁了实验设备和室内装饰,导致大楼一层约60平方米、二层约30平方米被烧损。校方表示,火灾疑似因现场人员误操作机器引发,但具体原因仍需通过后续调查明确。

大同大学位于中国台湾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三段,毗邻大同企业、台北市立美术馆,以及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会场。大同大学始建于1956年,校园由大同大学、大同中学、大同公司、协志产业促进会共同使用。是友九大学联盟成员。

大同大学前身为大同工业学院,由协志公司董事长林尚志于1956年创办,以培养优秀工业人才为宗旨。大同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与大同公司合作,成为学校附属实习基地。 1963年改制为大同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大同大学,是台湾著名私立大学,以“建教融合、研究发展、诚信勤俭、并为国家提供工业服务”。学校共有十五个院系,分为工学院、电气信息技术学院、商学院和设计学院。现有学士班12个,硕士班11个,在职硕士班8个,博士班9个。

据了解,这是台湾一天内发生的第三起火灾。春季气候变化莫测,极易引发火灾。尤其是大学实验室,是易燃易爆物品、剧毒药品、放射性物品等诸多安全隐患聚集的“火药桶”。应妥善管理和使用它,以防止各种类型的火灾。意外发生了!

实验室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多次发生安全事故,多起造成师生伤亡的事故。因此,实验室安全成为高校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条“红线”。许多事故是由于实验室管理不当和实验人员培训不足造成的。

针对高校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2019年6月4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号文,要求各地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部署。国务院,并从事故中汲取教训。切实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安全。

3月31日,多个网络平台传出消息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爆炸,造成1人死亡。

据红星新闻报道,记者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工作人员处证实了这起事故。该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我们也不太了解,说实话这件事挺让人难过的。”该工作人员表示,爆炸事故确实存在,但死者并非研究员。另外,由于事故刚刚发生,调查仍在进行中,未来肯定会以公开的方式给出解释。

此外,“中科院之声”官方微博也从侧面证实,实验室爆炸事件确实属实。针对网友在其微博上的询问,官方微博回应称:“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珍惜生命”“尊重逝者,尊重职业”。

知乎等平台上有用户声称,事故原因是研究生打开了尚未完全冷却的反应堆,导致反应堆爆炸。由于反应釜在实验过程中会达到极高的压力,在没有冷却的情况下打开它很容易造成危险。

正如中科院的声音回应的那样,“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珍惜生命”。实验室安全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近年来,高校实验室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许多事故是由于实验室管理不当和实验人员培训不足造成的。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2号楼一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经调查,事故发生在使用搅拌机将镁粉与磷酸混合反应时。料斗内产生的氢气被搅拌轴金属摩擦碰撞产生的火花点燃爆炸,进而引起镁粉粉尘云爆炸。爆炸导致周围镁粉等可燃物燃烧,导致现场三名学生被烧死。

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化学系和田楼二楼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一名正在进行实验的博士后当场死亡。据安监部门通报,爆炸发生时,死者正在使用氢气进行化学实验。

2010年1月7日,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导致一名研究生左手失去3根手指,眼睛和身体多处受伤。调查报告显示,实验中合成了约10克爆炸性硝酸肼镍,远远超过了100毫克的安全剂量。

除了这些爆炸事故外,实验室中一些不起眼的操作也可能造成危险。 2020年,美国化学会报道了2018年发生的一起实验室事故,一名博士生不小心用含有二氯甲烷的针刺破了橡胶手套。虽然只有两滴进入了他的手指,但仍然造成了严重的坏死,差点导致截肢。

据美国化学品安全委员会统计,2001年至2011年间,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发生了120起爆炸、火灾和化学品泄漏事故。

又爆炸了!知名大学实验室爆炸起火

2015年,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李志红在第《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号文章中对2001年至2013年我国100起典型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这些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593人受伤或中毒。文章指出,火灾和爆炸是实验室事故的主要类型。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仪器设备、压力容器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不当、疏忽、电线短路、老化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在大学实验室中,许多生化环境材料和设备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因此,我们如何监管这些风险,构建一个相对安全的实验环境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后,各方应通过规范实验人员操作、严格管理实验室危险品储存、严格管理科研项目安全规范等措施,进一步确保实验室安全,避免再次发生悲剧。

最后,谨向您发送一份中山大学实验室安全基本指南,供您参考。希望大家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实验。

中山大学实验室安全基本准则

1. 在开始任何新的或改变的实验操作之前,您需要了解所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潜在危险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使用化学品前请检查其安全数据表(SDS)。

2、进入实验室工作前,必须熟悉实验室及周围环境,明确灭火设备、开关柜、应急喷淋装置等设施的位置和操作程序,熟悉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

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长发和宽松的衣服应该扎起来。请勿穿拖鞋、凉鞋或露趾鞋进入实验室。离开实验室时必须脱掉工作服。

4、进行有潜在危险的实验时,必须根据实验条件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护目镜、口罩或防护手套。

5、实验进行时,不准随意离职,必须密切关注实验进展。

6、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娱乐、睡眠等与实验操作无关的活动。

7. 所有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必须有清晰的标签并分类存放。

8、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试剂、高压气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接收、储存和保管。

9、保持实验室清洁有序,及时清理或处理废弃物。所有实验废物应放入相应的废物容器中,并分类收集和处置。

10、严禁在实验室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内堆放物品,严禁堵塞安全通道。

11、严禁在实验室内私自拉扯、拉扯电线,严禁在烘箱、电阻炉等加热设备或冰箱等散热设备附近堆放物品。经常检查冰箱、烤箱等长时间通电的设备,及时排除隐患或报废过期设备。

1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不熟悉的仪器只有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使用。

13、实验结束或离开实验室前,按要求采取结束或暂时离开实验的措施,关闭设备、水、电、气、门窗等。

第十四条发生火灾、爆炸、盗窃、污染等安全事故时,应当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并向有关部门和负责人报告。

用户评论

嗯咯

天啊,这新闻太吓人了,知名大学实验室爆炸起火,希望人员安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实验室爆炸这么严重,学校得好好检查安全隐患啊,安全第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颜倾城

这起火事件对学校的影响肯定很大,希望尽快查明原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知名大学发生爆炸,真是太可惜了,学术研究环境应该得到重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每次看到这种新闻都心惊胆战,实验室安全措施一定要加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硬

哎,又是实验室爆炸,希望这次能引以为戒,加强安全培训。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扎心

知名大学实验室爆炸起火,这得多吓人,家属们肯定很担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光薄凉

学校应该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这种事情不能再发生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实验室爆炸起火,真是让人痛心,希望伤者早日康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知名大学实验室爆炸,这起事件对整个学术界都是一个警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纸愁肠。

听到实验室爆炸起火的消息,心里真不是滋味,希望相关人员平安。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学校的安全教育不能只是形式,一定要落到实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予之欢颜

知名大学实验室爆炸,这让我对学术环境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風景綫つ

实验室爆炸起火,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安全意识不能松懈。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铁树不曾开花

这次爆炸事件再次证明,实验室安全不容忽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算了吧

知名大学实验室爆炸,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彻查,给公众一个交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里缺他

这起爆炸事件,对那些正在实验室努力研究的师生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腔

学校应该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整改,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知名大学实验室爆炸起火,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安全无小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