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法律、厚德载物、服务大众,既是天大法学院的校训,也是天大法学人的情怀。学院成立之初就明确坚持“高起点、主流、特色、国际化”的发展思路。

随着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号文件的颁布,天津大学“双一流”建设正式起航。当前的天津大学法学院正站在“弯道超车”的历史转折点上,致力于建立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的法学教育,建设世界一流的法学学科。

北洋法学历史悠久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以“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校训着称。 “爱国奉献”的校风和传统享誉海内外。

1951年国家院系调整后更名为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确定的首批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建设”A类大学。

北洋大学成立时,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法学系作为社会科学的“法律与法规”学科,成为当时设立的四大专业之一。这是中国近代法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法律对于天大来说始终具有非凡的意义。 1895年,北洋西学创办,法学与工学、矿冶学、机械学并列,成为中国大学第一个学科门类。北洋法学院的学生档案中记载着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字。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张太雷就出自这里。他参加并创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了广州起义,为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了一生。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这里诞生了“勤字一号”文凭获得者王崇惠。他是《开罗宣言》和《联合国宪章》的起草者之一。他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学教育家。从这里走出海牙国际法院法官徐默。还有“中国奥林匹克之父”、民国重要政治家、外交家王正廷,著名诗人徐志摩,著名教育家赵天临、颜书堂等名人。他们就像璀璨的星星,指引着后人前进的方向。

其中,1899年从香港考入的学生王宠惠,成绩最好,荣幸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勤字一号”大学文凭的人。 1905年,王宠惠还获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北洋大学专修工科,其法律系此时正式停办。至此,北洋法律系并入北京大学。

“天大法学现象”——天大法学的复建与发展

记录天津大学法学院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法学院的发展历程

1994年1月,天津大学正式设立经济法专业。 1997年11月,法律系成立。 2015年6月17日,在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下,天大法学院正式重建。

建院以来,法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输送了相当数量的法律人才,在各行各业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在教学方面,法学院始终严格遵循现代法学教育规律。在秉承“崇法、厚德、服务大众”的校训和“高起点、走进主流、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吸收教学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法学院的经验。同时,充分利用天津大学以工学、工商管理、文化、法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布局的优势和特色,不断优化人才培养。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教授15人,副教授15人,博士学位获得者45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共29人。现有各级学生400余人,其中研究生150余人,本科生250余人。

在科研方面,天大法学院三年来实现了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的双飞跃。恢复以来,天大法学院在法学“三大期刊”发表论文3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 《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其他CLSCI期刊论文共21篇,CSSCI论文共63篇;先后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5项;荣获第四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多项。

值得一提的是,天大法学院编写的《咨政报告》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沉跃跃、检察长曹建明的认可——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勇,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姜必新,最高人民法院书记中国法学会党组、常务副会长陈吉平,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天津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三向军等领导批示。

此外,学校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学术会议30余次,引起国内外法学界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环境报、人民法院报、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

在智库建设方面,天大法学院建有最高人民法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绿色研究院等3个省部级智库。发展研究院。其中,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还入选中国智库指数(CTTI)。

同时,法学院还设有中国智慧法治研究院、人类遗传资源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行为研究会秘书处、天津市法学会秘书处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刑法研究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技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和研究机构。

在国际化方面,天大法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莱斯大学、纽约大学、杜克大学、美国里士满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悉尼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印度庆应义塾大学、金达尔大学等国外顶尖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法学院学生在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国际组织实习等活动中也表现出色,取得了不少成绩。

记录天津大学法学院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法学院的发展历程

重建三年来,在天大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孙友海教授的带领下,全院教师艰苦奋斗,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化、国际化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社会服务。新形势出现,取得显著成效。

在天津大学的支持下,法学院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被学界盛誉为“天大法学现象”。

对标世界一流,北洋法学再出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北洋法学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收拾行囊,踏上新的征程。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国际接轨,鼓励学生更多参与国际交流、开阔视野。

目前,学院正在加快修订优惠班培养计划,制定全英语课程开设的短、中、长期规划。举办“崇慧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根据“最爱班”的课程设置,借助外籍教授的帮助和学校提供的资源,物色合适的外籍教师并签订协议。为实现系统化建设的目标,到2021年,全英文课程数量达到8-10门。到2021年,力争外籍教师比例不低于5%。

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教育与引进并重。围绕学科建设目标,精准引进人才,重点引进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流团队,壮大学院教学科研队伍。

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现有师资结构。学院现有长江学者(含青年长江学者)、全国十佳中青年法学家称号1-2人,符合以上同等人才条件3-4人类别。

科研方面,学院将加强院系间合作、校企合作,深度挖掘潜力,力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数量实现新突破。每年发表CSSCI论文总数达100篇。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为政府部门和学校提供法律咨询,持续向党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交高层政治咨询报告,持续争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认可,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用户评论

青衫故人

看着天津大学法学院一步步走来,真的很骄傲,希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i

恭喜天津大学法学院,成为国内一流法学院,期待更多优秀学子加入。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天津大学法学院的发展历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从国内走向国际,天津大学法学院真的很厉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天津大学法学院的发展历程,让我看到了中国法治教育的希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我发功喷飞你

天津大学法学院,一直是我们心中的标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月下独酌

一流法学院,天津大学法学院当之无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看到天津大学法学院的发展,我坚信法治事业会越来越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滚滚

为天津大学法学院的发展喝彩,期待更多优秀成果。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想

天津大学法学院,未来可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玻璃渣子

天津大学法学院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法治教育的进步。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汐颜兮梦ヘ

天津大学法学院,是我们法治梦想的起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天津大学法学院做到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阳光还感觉冷

天津大学法学院的发展历程,让我对法学充满信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与清晨阳光

天津大学法学院,为我国法学界树立了新标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看到天津大学法学院的发展,我为祖国法治事业自豪。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天津大学法学院,期待你们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到伤肺i

天津大学法学院的发展历程,让我更加坚定了学法的决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一流法学院,天津大学法学院当之无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天津大学法学院,未来一定会成为世界法学教育的佼佼者。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