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西王母形象
不仅出现在金钱树上
汉代留存的笔记本小说数量有限,但以汉武帝和西王母为主角的就有三本,可见后者的重要性。由于西王母是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家喻户晓的女神,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她不仅成为传奇故事的主角,还在许多传说中留下了广为流传的人物。历史遗迹。
例如,在以四川为核心的西南地区,出土了大量带有西王母形象的器物,被称为“金钱树”。除四川外,邻近的云南、贵州、鄂西、陕西南部、甘肃、青海等地也曾出土文物。发财树全部由青铜制成,大致分为陶瓷树基和青铜树体两部分。树体又可分为可拆卸、可插拔的树干和树枝。这些文物很多在出土时就已经破损,完好无损的更是凤毛麟角。其中以20世纪90年代四川绵阳何家山二号崖墓出土的一株高198厘米的青铜金钱树最为著名。
汉代金钱树,《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文明的碎片》 插图。
我们先来说说基础。这棵青铜摇钱树的赤土树基共有两层。下层浮雕五匹马。五匹马或吃草,或奔跑,其乐融融,恰如“天马座”;上层是狮子的圆形雕塑,头抬起,肋骨生出两只翅膀。整体上、下陶座呈山形。雄狮背上有一个圆孔,供树枝插入。从那里,有一棵铜树,所以翼狮就像一棵大树守护着。
我们来谈谈树体。树干是空心的,高约一米。青铜枝组成的冠,共七层,可分为上三层、下四层。下有四层,每层插有四(或八)枝叶,四通八达。上枝主要饰红鸟鹿、红鸟异兽、龙首,下端饰方孔圆钱。修剪。楼上有三层。顶楼有一只凤凰鸟,立于圆玉之上,如天上的日月。第二层凤鸟下,是西王母双手合十坐在龙虎宝座上。人们看到她头上戴着王冠,肩膀上有两个翅膀,穿着一件带有右角撑板的长袍。她的王冠上有一块圆玉,上面连着一只凤凰鸟。她几乎可以说是坐在树的最高处。最底层,有运送炼丹鼎的大象和象奴,还有高大的壮汉和小孩,像是西王母的使者和侍卫。
整棵金钱树,包括树基、树身、枝叶等,共有29个部分,相互连接、悬挂在一起。枝叶极细,仅2毫米粗,可以说是工艺极其精细。不用说,树枝上装饰得像叶子的铜钱就是金钱树名字的由来。
类似的青铜金钱树还有很多,与它同墓出土的还有一株。其中的红陶树基,意义更为明显。也分为上层和下层。下层一侧有西王母坐虎背浮雕,另一侧有牵马人浮雕。上层有雕塑一只羊,长着弯曲的角和胡须,形成奔跑的形状,羊身上骑着一个人。”背面,双手握住圆柱。”
事实上,西王母的形象不仅仅出现在汉代的金钱树上。作为代表圣界的女神,当时的画像砖、铜镜、陶灯、漆盘等器物上都留下了她的形象。她时而坐在龙虎座上,时而坐在昆仑山上,与玉兔、九尾狐、三足乌等灵兽相伴,时而降落在人间的宫殿里。然而,更多的时候,她还是站在青铜摇钱树高高的枝头上俯视着这个世界。西王母为何常常留下美丽的影像,引得无数皇帝跪拜?我们需要继续回到更古老的神话时代去探索。
西王母是如何与“昆仑丘”互动的
绑定在一起?
汉武帝并不是古代第一个被西王母吸引的君主。战国小说《穆天子传》提到了拜访西王母的古代第一人——周穆王。由于军事需要,周穆王到西北草原部落采购良马。一路上他经过了三座高山。首先,他来到了据说建有“黄帝宫”的昆仑山祭祀;其次,他经过了世界最高的山峰。钟山,山顶虽高而平坦,但气候十分宜人,植被茂盛,鸟兽众多;终于,他来到了玉山。由于周穆王一路上买马,钱渐渐用完了,就到玉山采玉,铸造了数万玉璧来补充资金。
周穆王途经昆仑、崇山、玉山,准备了足够的良马后,到达了西行的终点——“西王母之国”。西王母给他唱歌,穆王说有机会还会再来,于是辞别东归。西王母国大约是周人势力范围的极限。穆王参观完这里后,率领六师东返,途中继续购买马匹,最后回到京师整编周师,完成中兴。
由于周朝的领土和交通能力有限,从《尚书·禹贡》等古代地理著作中可以得知,周穆王的买马之旅基本上是沿着渭水北部支流(泾水、洛水)前往毛乌素沙地南缘。所以,原来的昆仑山和西王母国基本上没有超出陕西、甘肃、宁夏之间的六盘山范围。然而穆王买马后,周军重建,国力恢复,让沿途遇到的风景和人物有了“复兴”的神奇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曾经拯救周朝百姓的能力,通过未来人心中“延年益寿”的逻辑,逐渐演变成“登之不死”、“登之为神”的永恒状态。几代人。
《穆天子传》主要是穆王购马,西王母在里面占据的篇幅并不多。同期史书《竹书纪年》,用两句话概括了此事:“十七年,大王西征昆仑。丘,会见西王母。当年,王母从此,西王母与《昆仑秋》结下了不解之缘,又新增了西王母拜访周穆王的一段。
后来的作家记不住那么多情节,就写得越来越简单。首先将崇山(世界第一高)与昆仑融为一体,然后将玉山的特点嫁接到昆仑上,最后加上昆仑隔壁的西王母,包括那座“宫殿”。昆仑山上已经存在了。而沿途买马的事(这也成为了路上遇到奇怪动物的起源),就有这样一个五合一的情况。 (仅在《山海经》年间,西王母在昆仑的古迹得以保存。)到了淮南王、汉武帝时期,昆仑山的特点已经定型:极高、极高。寒冷的;底部狭窄,顶部狭窄。它是平的;有玉楼金殿;还有神奇的动物和植物。不仅如此,这里还成为掌管长生不老药的西王母的永久住所。
汉代金钱树(细节),《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文明的碎片》 插图。
如今她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古代文献中原本难以形容的西王母形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汉武帝之前,只有《山海经》中对西王母的不友善描述:“西王母形似人,豹尾虎牙,善善她有一头蓬乱的头发,戴着戴胜,她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也是五个残疾人。” ”还有三只青鸟在喂她,如此模糊的人兽相貌,汉武帝自然无法辨别,也无法被一般民众所接受。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西王母。如何将原本只有寥寥数语描述的西王母,变成人们心目中备受尊崇的至高女神?这很考验大家的想象力。比如,汉武帝心目中的西王母应该是一位雍容华贵的美女,“三十多岁,身材矮小,天生丽质慈祥,容颜绝世,她是一个真正有灵性的人。”描述演变为西王母的随从和侍卫。
不过,西王母的神通并不是皇室所垄断的。她与生俱来的“返老还童”和“长生不老”的力量很快深入民间,在大众心中得到了极大的弘扬。公元前3年,西汉哀帝建平四年正月起,盛传西王母召人上长安。受到启发的标志是拿着一根麦秆或大麻。今年夏天,数千人背着麦秆从东部各县出发,聚集在长安的巷弄里。他们或模仿神仙下棋(六博),或歌舞祭祀西王母。他们甚至声称自己就这样得到了西王母的不朽加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当年秋天。
《汉书·五行志》的故事是西王母摆脱皇帝专权进入公众视野的第一部记录。正如当时逐渐成型的《汉武帝内传》故事的共同主题一样,西王母在汉武帝奢华师的征伐中扮演着启发者和批评者的双重角色。西王母刚到的时候,就提醒武帝,求仙这种耗尽民力、激起民愤的行为,与成仙的标准是背道而驰的。武帝不听良言,执迷不悟,甚至杀害了许多方士之后,西王母与他划清了界限,斥责他“欲见诸神,先杀我”。将会与皇帝分离。”因此,在当时的人们和故事编撰者的心目中,存放武帝求仙经的白凉台的意外火灾并不是一次意外,而是上天惩罚的表现。这一次,西王母显然站在了百姓一边。
《盗墓笔记》(2016)剧照。
作为一位与老百姓心心相连的女神,西王母受到了百姓最大的认可。她终于拥有了坐上青铜摇钱树之巅,坐上龙虎宝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还调整了她的历史形象,戴上了头饰。女皇帝的形象,头戴皇冠,肩上有翅膀,身穿右衽长袍。她的守护者是“运丹鼎的大象和象奴、高大的壮士和孩子”——,她手里拿着本该在天上才能找到的长生不老药。 ——坐在世界的中心,等待着有缘人的最终到来。
从这一刻起,这位不再保护皇帝而是为百姓谋福利的女神,才真正拥有了昆仑巅峰的地位。比起汉武帝要请她下山传授长生秘诀,四海八方的人们更愿意她住在神山之巅,公平地为每一个凡人提供永生。另一边。
被西王母包围
富有想象力的风景
20世纪8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古蜀文明遗迹,将成都平原的文明史推至公元前1600年。三星堆文化出土的最著名的文物是大型青铜器。除了五官高大的青铜人物外,另一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是最高近3米的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的出土,不仅找到了这棵宇宙树形象的真实对应物,而且还为汉代问世的青铜金钱树找到了古老的来源。三星堆神树用树基象征一座高山,但又觉得山不够高,于是在山顶建造了一棵参天的神树,代表冲云而起的天堂。树枝上众多站立的鸟儿,代表着人类无法攀爬、只有长着翅膀的羽族才能攀爬的云层之上的世界。
随着西王母信仰的盛行,从长安所在的关中,到四川,古神树摇身一变成为新的金钱树,成为人们见到西王母的必经之路。西方。将下部的树基与上部的树干、树枝连接起来,完成一套完整的升仙(或朝天)程序。现在,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这棵绵阳何家山二号崖墓出土的金钱树。
首先,树台底部的五匹马,不仅是汉武帝从西域寻来的“飞马”,也承载着发财树主人飞升的希望。天堂。五马之上的狮子也来自西域。作为神树的守护者,它就和仪仗队最外侧的龙虎一样,成为了树形天梯的守护者。那么,由朱雀和异兽组成的四个较低的树冠,显然就变成了仙人的探索,攀登过程中云雾缭绕,偶尔会遇到挑战和冒险。最后,完成所有挑战的准仙修士们终于有机会来到由高力士、大象、象奴等神话人物守护的西王母世界的天门入口。因为长生丹药就在大象背上的炼丹炉里。完成最后一跃之后,就可以享受连汉武帝一生都羡慕却永远无法获得的永恒境界。
汉代金钱树(细节),《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文明的碎片》 插图。
与汉武帝只有仙桃、丹药和秘籍的西王母世界相比,人们心目中的仙境似乎更加娱乐和刺激。在出土的众多铜钱树根、枝干图像中,不仅清晰地描绘了海水环抱、仙人嬉戏、神兽嬉戏的神山环境,还有骑射、狩猎、舞蹈等各种游戏。如同装饰在树枝上,仿佛用了无尽的铜钱。正是这些围绕西王母的充满想象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汉代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
从西汉到东汉,从未央宫的博山炉到金钱树上的西王母,中国古代的艺术题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连接他们的人,其实就是汉武帝。沿着汉使开辟的天马之路,汉武帝最终没能像周穆王那样找到通往西王母国的道路。但他的不懈尝试,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为后世的艺术领域留下了巨大的遗产。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神山和神树都是
很老的主题
随着东汉王朝的不断衰落,代表着永恒希望的西王母形象开始出现在长安街头、墓碑顶上、墓碑上、人们的心中。蜀国的金钱树顶。原本只有模糊轮廓的昆仑山,如今长出了一棵神树。圣树的树枝上有跳舞的诸神和坐着的西王母。榆林东汉墓门石刻更清晰地表现了这种变化。西王母下方,东太子对面,是一座与“剑谷”结合的博山炉。香炉顶上供奉着西王母神树。这使得人们对仙境的想象从抽象走向具体。
圣山、神树其实是非常古老的题材,尤其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可以将中国古代“世界树”的观念追溯到史前。而金钱树只是它在汉代的一个著名变种。当然,摇钱树的来源应该不止一种。除了三星堆青铜神树外,战国中后期以后,另一种青铜多枝灯在北方各地流行。用作灯的树枝上,常有小猴、游龙、飞鸟等人物攀爬其上。汉代以后,这种多枝灯多发展为陶灯,其灯座常具有山水起伏、飞禽走兽聚集的特点。
陶神山西太后金钱树架,《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文明的碎片》 插图。
甚至可以说,汉武帝本人对于神树也并非完全陌生。《西京杂记》提到,在创建蓬莱群岛的建章宫太液池西边有一个水池,称为“孤树池”。因为“池中有一座岛,岛上有一棵杉树,周围有六十多人,重如华盖”。一棵巨树形成一道风景,与蓬莱毗邻。由此可见,神山与神树的固定组合出现宜早不宜迟。
至于西王母,作为人类可以接触到的神界最高领袖,她暂时不受等级神谱的束缚,以独立的身份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正因为如此,在东汉末年的各种“天师道”起义中,西王母以她批判时弊、爱世人的形象,成为起义人民诉诸百姓的象征。这种象征形式一直延续到很晚的时代。
标签:
用户评论
哇,传说中的摇钱树和西王母居然有关系!我一直很好奇,这次终于解开了谜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钱树和西王母的故事,真是让人向往啊!不知道能不能种一棵在家门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传说中的摇钱树,听起来就像是童话里的东西,不知道现实中是否存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王母的传说太美了,摇钱树又能带来财富,简直太吸引人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想知道摇钱树和西王母的故事,现在终于能一探究竟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钱树和西王母,这两个神话人物居然有交集,太神奇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就听说摇钱树,但一直不知道和西王母有什么关系,现在终于明白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钱树和西王母,两个都充满神秘色彩,真是让人向往不已。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摇钱树和西王母还有这样的故事,真是涨知识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王母的传说一直很神秘,摇钱树又是传说中的宝物,两者结合太有趣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钱树和西王母的关系,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童话故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神话故事书,摇钱树和西王母的关系真是神奇。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钱树和西王母的关系,是不是意味着有钱就能见到西王母了?哈哈。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传说中的摇钱树,如果能找到,那该多好,不知道现实中是否存在这样的机会。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王母的传说总是那么神秘,摇钱树更是让人心向往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钱树和西王母的关系,让我对这个古老的神话有了新的认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太吸引人了,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解开心中的谜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钱树和西王母,两个神话人物的故事,真是让人浮想联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传说中的摇钱树,如果能找到,那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宝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