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家,那么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这要从黑格尔说起。我们之前说过,马克思早年实际上是黑格尔的弟子,但黑格尔的哲学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哲学。他在大学时也加入了青年黑格尔学派,但后来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这种思想的转变大概发生在1843年到1846年这几年。1843年和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两篇重要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在文章中批评了当时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鲍威尔,主要批评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归咎于宗教问题,开始与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列宁认为,这两篇文章也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1845年至1846年间,马克思出版了两本书,《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本书当时虽然没有出版,但后来被编辑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讨论了费尔巴哈和费尔巴哈。鲍威尔对以鲍威尔为代表的历史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特别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书被誉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
在介绍本书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转变和区别。马克思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另一位是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曾在不同场合称其哲学为“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并把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称为“旧唯物主义”,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对立面是唯心主义。
接下来我们看看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如何产生的。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自然、心灵与物质的关系。那么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呢?
马克思、恩格斯说,在古代,人们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结构,而受到梦境场景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这样的观念:我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身体的活动。独特之处,是灵魂只依附于躯体的活动,但死后会离开躯体。人们还相信,肉体死亡后,灵魂仍然存在,这就产生了灵魂不朽的概念。于是人们开始猜测,如果身体有相应的灵魂,那么大自然是否也有相应的灵魂呢?
于是,人们将自然拟人化,发展出了最原始的上帝概念。随着各种宗教的发展,上帝的概念越来越超世俗化。长期以来,在西方世界,上帝或神一直是全知、全能、完美的存在。
西方漫长的中世纪之后,人们开始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开始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还是一直存在?世界的起源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西方哲学根据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阵营。相信精神是世界本源的人是唯心主义者;那些相信物质是世界起源的人是唯物主义者。对于黑格尔来说,世界的起源当然是精神的。黑格尔认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思考的正是这个世界的思想内容,即使世界成为某种东西的绝对概念的逐步实现,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这种绝对精神一直存在,从一开始就存在,不依赖于世界,先于世界而存在。这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们的思维能否理解现实世界,能否在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表征和概念中正确反映现实?这个问题在哲学上被称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黑格尔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的关系是辩证存在的。思考和存在是同一件事。我们所知道的现实世界,正是这个世界的思想内容。这里其实不太容易理解。这是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此外,一些哲学对我们的思维能否理解现实世界提出了反对意见,比如康德和休谟。康德认为,我们只能认识世界的表象,而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即“自在之物”。休谟秉承怀疑主义的思想,对“因果论”理解内容的根本方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我们所有理解所依据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只是一种习惯和想象。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人类知识构建的基础动摇了,正如前面休谟哲学系列中提到的那样。
但黑格尔抛开了怀疑论,提出了超越因果关系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个庞大的哲学体系的顶点就是绝对精神。马克思、恩格斯说,黑格尔已经把唯心主义观点能说的都说了。黑格尔是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的顶峰。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其中之一包括“唯心主义历史观”,哲学就是哲学史。 “绝对就是精神,这是绝对的最高定义。发现这个定义并理解它的意义和内容可以说是所有教育和哲学的绝对基础。目标。所有宗教和科学都渴望达到这一点;只有从这种愿望中才能理解世界的历史。 “这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黑格尔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意识决定的,人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他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一切历史的演变只是绝对精神的演变。显然,黑格尔认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只不过是对世界之外的造物主信仰的虚幻残余。从笛卡尔到黑格尔,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是纯粹的思想力量。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他们否认人类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标签:
用户评论
马克思哲学系列,终于等到这篇了!一句话说清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太实用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想弄懂唯物唯心,这文章简直是一剂良药,点醒梦中人。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唯物唯心,以前觉得高深莫测,现在看来简单多了,感谢作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句话概括,有点抽象,还是得好好消化消化。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个强调物质,一个强调意识,这区别太明显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感谢作者的清晰解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哲学理论,感觉离生活有点远,但还是很有意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句话概括,我记住了!以后再讨论这些哲学问题,我能插话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马克思哲学系列,每次都能学到新知识,太棒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唯物唯心,感觉就像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各有各的道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谢谢作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句话概括,听起来简单,但要真正理解还是需要深入思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马克思哲学系列,这篇文章让我对唯物唯心有了新的认识,太有帮助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唯物唯心,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哲学问题总是让人头疼,但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有趣多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句话概括,确实挺精辟的,但感觉还是有点难以完全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马克思哲学系列,这篇文章让我对唯物唯心有了新的认识,太有帮助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感觉就像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哲学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唯物唯心这个话题,太有意思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句话概括,虽然简单,但确实让我对唯物唯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