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他们经常听到“坎儿井”这样的词语,但翻译成英文后却不知如何表达。

“坎儿井”是位于新疆的一个特殊灌溉系统。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它的英文翻译是“Karez”。很多人看到这个翻译后,都表示无法跨过“坎儿井”这道坎。

为了改善种植条件,提高灌溉效率,长期在旱地劳作的人们可以说解决了新疆人民“灌溉难”的大难题。 “坎儿井”古称“井渠”。它的历史渊源也很悠久,但真正大规模普及却是在近代。

为什么四级试卷上会出现“坎儿井”?它的历史是什么?

关于“坎儿井”,这里有一个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的花絮。 “坎儿井”的推动者有很多。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林则徐,也为《坎儿井》的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没错,“在虎门吸鸦片”的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

坎儿井并非林则徐发明,但早已存在。正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从而建成了这种符合当地地形和气候的水利灌溉系统。

林则徐进入新疆后,发现坎儿井对农业发展和灌溉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林则徐的影响和推动下,吐鲁番、托克逊、鄯善等地又开凿了许多新的坎儿井。仅1845年至1877年间,新疆就新增了300多个坎儿井。仅鄯善七克台乡就有坎儿井60多处。

为什么四级试卷上会出现“坎儿井”?它的历史是什么?

据后来的史料记载和考证,林则徐来到吐鲁番后,开凿了许多坎儿井。林则徐推广坎儿井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对当地的灌溉和农业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了纪念林则徐对坎儿井的宣传推广所做出的贡献,当地群众也称坎儿井为“林公井”,以表达对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和敬佩。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出生于下层知识分子家庭,曾任江西、云南乡试主考官,江苏、陕西按察使,湖北、河南按察使。众所周知的是他担任两广总督时抗英军和销毁鸦片的事迹。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因“罪名”被贬伊犁。

林则徐被贬到新疆后,在伊拉里克(今托克逊县伊拉湖乡)与当地农民一起督垦务务、兴修水利,冒着风沙、烈日,毫无怨言。

用户评论

花容月貌

哎呀,这个坎儿井原来还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涨知识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四级试卷上出现这种历史元素,感觉考试都有文化底蕴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坎儿井?这是什么鬼?四级考试也能考历史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哈哈,坎儿井的历史原来这么丰富,怪不得出题老师这么有心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婉笙歌

四级考试考坎儿井,真是让人意外,不知道这道题会怎么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坎儿井的历史得追溯到古代,真是博大精深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四级试卷上出现坎儿井,感觉出题老师很用心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怕挣扎

坎儿井?这可是中国古代的智慧结晶,没想到在四级考试上也能见到。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四级试卷考历史,看来我的历史课本要重拾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笙

坎儿井的历史知识,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考察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识爱人心

四级考试出这种历史题,感觉像是想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风中摇曳着长发

坎儿井,这个古老的灌溉工程,没想到在四级试卷上也有它的身影。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究会走-

四级考试考坎儿井,这是想让我们知道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坎儿井的历史,真是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采姑娘的小蘑菇

四级试卷上的坎儿井,让我对古代工程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单身i

没想到四级考试还能学到坎儿井这样的历史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青裳

坎儿井的历史,竟然是四级考试的考察内容,真是有点意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四级试卷上的坎儿井,让我对古代水利有了新的认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考四级还能学到坎儿井的历史,看来我的历史老师没白教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