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一篇文章提到了这款游戏,评论中提到了“童年阴影”和“DNA感动”。不用猜,这都是小孩子在街上打酱油的年纪。
其实,《深红色房间》不仅是很多90后常见的童年阴影,也是现在00后、10后流行的密室逃脱的始祖。
2004年,当日本人高木敏光在家随意创作这款游戏时,他万万没想到它会在中国展开这样一场奇幻冒险。
现在回想起《深红色房间》,我想更多的是出于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当时的心态。
一代人的童年阴影
作为90后,《深红色房间》的记忆始终与另一个房间——学校机房——紧密相连。
每周40分钟的电脑课,对于爱学习的学生来说是提高知识的时间,但对于后排的捣蛋鬼来说,穿上蓝色鞋套后,就是每周一次的聚会时间。
摘下鼠标球并扔来扔去只是分散老师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4399和7k7k是这个级别永恒的神。
我们都熟悉高年级流传下来的“逃课”秘密。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我们就可以绕过老师的遥控器,实现心理逃课,直奔主题。
虽然《狂扁小朋友》 《黄金矿工》 《死神vs火影》是玩永远不会厌倦的硬通货,但在一定时期内,《深红色房间》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成为了一款不玩的校园网红游戏。小学生。
《深红色房间》 VR看房
《深红色房间》 说白了,就是原版密室逃脱游戏的极简版。以逃离房间为目的,玩家无法直接破门而入,只能像傻子一样寻找道具来开门。
房间的整体呈现接近2.5D,再加上高饱和度的色彩风格,整个房间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感官上的不适。
《深红色房间》最基本的元素是翻箱倒柜式的收藏
游戏提供的游戏空间极其局促,可探索的区域只有一间比我出租屋还小的一居室公寓。当时我很喜欢看《名侦探柯南》,它立刻让我想起了《密室谋杀案》。
你能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收集道具,使用道具,最后找到可以打开门并逃离房间的钥匙物品。每次发现物品时,背景中都会听到跳跃惊吓音效。
深红房间音效音频:00:00/00:02
现在来看,《深红色房间》的画面只能用粗糙来形容,而仅仅点击鼠标就能完成的操作也极其简单和枯燥。
但当年玩恐怖或者逃脱类游戏的人还很少的时候,受到惊吓的学生还是不少的。
在这款大部分场景都是静态的游戏中,突然移动、舞蹈的写实人物,足以成为一群人难忘的童年阴影。
我只能说懂的人都懂
假设主角的视角就更让人绝望了。房间里没有厕所,也没有食物,总有人做着这种胡乱配音的事情。
逃跑不仅是主角生存的唯一选择,也是坐在电脑前的学生除了考试成绩之外难得的证明自己的方式。这个房间里能找到的道具数量,是对我们学校玩家智力和勇气最直观的考验。重量和尺寸。
不过,当时想要找到逃离房间的所有道具并不容易。不看攻略就能独立完成关卡的人少之又少。
游戏中第14个道具,也是最后一个
克服恐惧是半数小孩子所能达到的极限,而逃避老师的检查更是困难和危险。即使你开启纯智慧模式,你仍然会发现这个游戏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逻辑。
例如,在道具掉下来之前,sb的窗帘需要关闭几次。
另一个例子是这个盒子。为了打开它,你需要在盖子上“拼图”。
于是,那段时间,去电脑课上收集道具,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最后一个无法破解的密码锁,然后下课后聚在一起开《深红色房间》研讨会,等待下一次电脑就成了我们的日常。班级。
作为当时略显实验性的游戏,《深红色房间》的游戏体验虽然不佳,但就像人生第一次看科幻电影一样。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足以让我们这些小孩子玩不下去了。非常高兴。
就这样,一周又一周,时间过得很快,每个人都很享受。
直到有一天,完整的通关指南传遍了整个QQ空间,大家才发现房间的另一端还有一个房间,而且是一个更加恐怖的房间。这场涉及勇气和智慧的校园秘密战斗戛然而止。
类似的事情在世界各地可能还会发生。《深红色房间》 非常受欢迎,您可以搜索到世界各地几乎所有语言的指南。
大多数人在看完攻略后终于通过了关卡,开始挑战下一个《碧绿色房间》,但《深红色房间》仍然给一群90后的中国人留下了一些未解之谜。
有趣的是,这些谜题的答案都与这款日本游戏的奇幻漂流在中国的联系起来。
一款日本游戏的中国奇幻漂流
正如开头提到的,《深红色房间》是日本游戏制作人高木俊光于2004年制作的一款Flash游戏,也是游戏史上第一款真正的密室逃脱游戏。
事实上,高木俊光创造《深红色房间》纯属偶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只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三流导演。
高木敏光
直到2004年1月,他用自学的Flash和Director花了10天时间创作了《深红色房间》(深红色的房间)并放在了个人主页上。
一个月后,这款游戏突然火爆,火爆到网站服务器不堪重负。
该标志将在比赛开始前出现。
国内游戏爱好者称其为“内裤男团”
其实“组”里就只有高木俊光一个人
紧接着,一年访问量5亿,两年访问量8亿,《深红色房间》火遍全球,自然而然地被搬到了中国Flash游戏网站。
《深红色房间》出生于2004年4月,同年5月漂流到中国。中文原译为“犯罪现场”。随着官方彩色系列续作的发布,译名改为“Crimson Room”。
大多数通关第一部的玩家都会继续寻找续作来玩,这直接导致了第一个未解之谜——的诞生
房间系列究竟有几部?
在4399上搜索《犯罪现场》,我们仍然可以找到2004年游戏搬迁时的初始页面。在相关推荐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犯罪现场》系列已经达到了38款。
儿时记忆中的医院办公室,玩完《深红色房间》后,还看到其他房间各种颜色,几乎把色谱都用完了。
事实上,这些续作绝大多数都是山寨、盗版、跟风而改名的游戏。真正的官方续集只有3部。
其中最困难、最可怕的无疑是《碧绿色房间》。这个房间不仅有突然出现的骷髅,还有很多宗教元素和极其地狱般的配乐。
《天蓝色房间》 游戏界面
《白色房间》不仅是Room系列的最后一款游戏,也是当时高木俊光为YAMAHA摩托车制作的游戏广告。谜题的核心是一辆停在白色房间里的摩托车。玩家驾驶摩托车出去就是整个系列的结局。
然而,在中国,很少有人玩过这最后一章。原因是高木敏光创立的工作室已经采取了反盗版程序,导致难以运输。
《碧绿色房间》 游戏界面
所以,对于国内玩家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第一个,《碧绿色房间》。
关于这个祖传版本,有一个谜团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为什么—— 密码锁的答案是“1994”?
无解的密码锁
从同学那里得知密码是“1994”。虽然我顺利通过了游戏,但我记得整个房间里都没有关于这个密码的线索。
后来医院办公室查资料时找到了答案:4399初始版本根本没有修改。纸上写着一个URL,提供有关密码的线索。玩家需要进入该网站才能得到提示。当《白色房间》被迁移时,这个网站已经拥挤不堪,不得不更换新的域名。
于是一时间在中国,《白色房间》就成了一款不看攻略就无法通关的游戏。
直到后来官方更新,新密码才直接写在纸条上,国内网站也继续搭载和覆盖,才使得通关成为可能。
不过,登录这款游戏的平台有很多,官方版本也数不胜数。除了直接给出密码的版本外,还有进入黄色房间才能找到密码的版本、根据图片推导出答案的版本、使用拉环的版本去刮奖.
同时,也有一些有良心的“搬运工”,早就发现这个密码有bug,于是手动将提示密码的纸张改成其他数字,导致结果是——。都是《深红色房间》,密码有好几个版本。
我当时玩的版本是最初的网页版,只能依靠攻略或者尝试0到1994的密码来通关。然而,我的同学中仍然有一群顽固派,拒绝阅读指南。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能唤起年轻人竞争精神的传奇——
全球只有4000人能够走出《深红色房间》。
最速通关4000人传说
当时,《深红色房间》在国内有两个主要传播阵地,一是小游戏网站,二是QQ空间。
办公室里的洋基队编辑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游戏,我猜这可能是因为它没有在人人网上流行起来。
而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那几年QQ空间的风格是这样的:
关于《深红色房间》,QQ空间上有一个说法与上面特别一致。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白痴,甚至拥有超强的智力,即使在世界排名前四千的人中,也有很多人走上了解开谜题的不归路,然后陷入不可能的密码锁下。
这个说法的来历颇为可疑,甚至百度百科页面上还保留了“4000人”的字样。
但无论如何,这个说法当时在中国已经广为流传,无数中国网友玩过《深红色房间》,并将其深深藏在自己的DNA里。
深红色房间:十七年
时间已经过去,当《深红色房间》几乎被遗忘时,高木敏光在2016年使用新引擎U3D制作了游戏续作《深红色房间》。
游戏讲述了《深红色房间》的故事,主角在10年后回到这个房间,寻找失去的记忆。玩家记忆中的影像也在这款游戏中变得立体而完整。
但画面已经更新,但游戏玩法几乎是2004年版本的翻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既尴尬又牵强,已经无法吸引新老玩家了。
因此,《深红色房间》的Steam评论页面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逃生室的概念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更复杂的游戏类型中的一个元素。单元素解密游戏也有更加精美的包装和丰富的玩法。
流行的《深红色房间:十年》相当精致。
玩《深红色房间》的90后中国选手也成长起来了。他们将密室逃脱的概念搬到了线下,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不能说和玩这个游戏的体验没有关系。
在中国,真人密室逃脱市场规模已达数百亿,而且花样也越来越多。截止目前,各种机械设备、AR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元素不断加入,仍在刷新着我们对“密室逃脱”概念的认知。
回顾《深红色房间:十年》,当然我只是觉得它很粗糙,很牵强,而且过程很短。我没有感到任何恐怖。甚至很难理解为什么我当时玩得这么开心。
游戏实际过程其实不到2分钟
17年过去了,我们能玩的东西、能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复杂。当娱乐项目更新、营销手法更新得快得我快跟不上的时候,大家似乎却越来越不满意。
回想起那些被夸张的言辞欺骗、在盗版网站上寻找无解答案、被突然跳出来的小黑人吓到的日子,这样纯粹的幸福似乎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侈。
没有人会再被黑色的影子吓跑。恐怖游戏中的BOSS甚至可以成为玩家的梦中情人……
我想起一集—— 《未上锁的房间(The Room)》。这位机器人艺术家以奇马兰为主题创作了无数的艺术作品。作品越做越大,概念也越来越多,直到伸到天空,直到整个银河系都关注它。
直到最后他才发现,自己以前只是一个清洁机器人,而那一抹被无限解读重构的紫玛蓝,正是他在清洁时看到的泳池瓷砖的颜色。
标签:
用户评论
哇,4000人完成这个游戏,说明我真的是个游戏小白啊!小时候的游戏阴影太多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4000人完成?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就能通关了,现在的孩子太厉害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游戏简直是我的童年阴影,每次玩都紧张得要死,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后怕。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4000人完成,说明这游戏难度不是盖的,90后的童年阴影果然不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玩了无数次,每次都卡在同一个地方,真是心累啊,这游戏太有挑战性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玩这个游戏,每次都被吓到,现在看到标题都心跳加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4000人完成,说明这游戏还是有不少忠实的粉丝的,我也要去挑战一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游戏我小时候玩过,虽然现在已经忘了怎么玩,但那个恐怖的感觉还记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4000人完成,说明这游戏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90后的回忆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玩这个游戏,每次都害怕得不敢自己玩,只能找大人帮忙。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游戏真的很有年代感,4000人完成,说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回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4000人完成,说明这游戏还是挺有吸引力的,我得试试看能不能通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童年阴影啊,每次看到这个游戏都心有余悸,但就是停不下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4000人完成,说明这个游戏还是有很多人在玩的,不过我可能不是那4000人之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游戏我小时候玩过,那时候真是觉得好难,现在想想还是很有成就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4000人完成,说明这游戏还是有点小众的,不过我还是想试试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游戏我小时候玩过,那时候觉得很有意思,现在再看,感觉还是那个味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4000人完成,说明这游戏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挑战的,我也想去尝试一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